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9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81.
通过3.5-二苄氧苯甲酸-2,6-二羟基-4-甲氧基苯丙酮酯进行Baker-Venkatara-man重排,环化合成了5,3',,5,三苄氧基7-甲氧基黄酮,然后选择性地和全部地脱节基得到5,3',5'-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及其一和二苄基衍生物.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观察槭酮对大鼠冠状动脉结扎引起的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法.结果槭酮对缺血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有缩小作用,并可一定程度减轻缺血后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结论槭酮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相似文献   
83.
对裂叶荆芥芥穗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70%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得4个黄酮和2个单萜类化合物单体,经化学和光谱学分析,它们分别为: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黄酮、木犀草素-7-氧-葡萄糖甙、3′-羟基-4′,6,8-三甲氧基二氢黄酮-7-氧-芸香糖甙、5-甲基-3′-羟基-4′,6-二甲氧基二氢黄酮-7-氧-芸香糖甙、脱氢枞油烯和荆芥内酯。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84.
银杏营养生长与叶黄酮、内酯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银杏营养生长和叶黄酮、内酯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从4月4日到5月16日是叶长生长的速生期;叶宽的主要生长时期则是从4月上旬到5月中下旬;而叶面积的速生期最长,从4月初到5月底。从萌芽到5月下旬是银杏新梢加长生长的主要时期;新梢加粗生长的主要时期则是从萌芽到6月中下旬,随着生长期的延长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分别在5月下旬和6月中下旬达到生长高峰期,在此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直到停止。研究结果还表明银杏从萌芽到展叶期叶黄酮含量较高,即4月份叶黄酮含量出现一个高峰期,但随着叶片的逐渐生长,黄酮含量反而逐日下降,7月份是全年含量最低点,从8月份又开始逐渐上升,直到10月份达到最大;而内酯含量自春季芽萌动后呈逐渐增加趋势,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其含量达到最大值。由此可以确定银杏叶的最佳采叶期应是10月份。  相似文献   
85.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在同一溶液中测定了麦冬果实中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采用UV法对麦冬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麦冬果实中钾、钙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如钾达到17.09mg/g、钙达到8.22mg/g,总黄酮高峰期可达4.412mg/mL,低峰期也达2.015mg/mL.  相似文献   
86.
葛根总黄酮成分的超声提取及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采用超声波方法从葛根中提取总黄酮,用正交法确定了超声波方法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超声波提取25min,提取次数3次,温度25℃;同时测定了在最佳条件下提取的葛根总黄酮对DDPH自由基的清除率,证实葛根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87.
苦荞黄酮及其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苦养黄酮药效学的动物实验研究,提出苦养黄酮具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在医药、保健品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8.
89.
黄酮类物质是红花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红花中总黄酮含量进行了研究,采用芦丁为对照品,在510nm处建立了工作曲线,并考察该方法的精密度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检测浓度范围内,芦丁浓度与吸光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RSD=1.11%)。  相似文献   
90.
Ginkgo biloba extract has been therapeutically used for several decades to increase peripheral and cerebral blood flow as well as for the treatment of dementia. The extract contains multiple compounds such as flavonoids and terpenoids that are thought to contribute to its neuroprotective and vasotropic effects. In this review, we summariz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mechanism of neuroprotection induced by standardized extract of Ginkgo biloba leaves (EGb 761) and its constituents. The effects described mostly in animals include those on cerebral blood flow, neurotransmitter systems, cellular redox state and nitric oxide level. Furthermore, we discus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linical trials as well as undesired side effects of EGb 761.Received 21 November 2002; received after revision 8 March 2003; accepted 17 March 2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